2025年7月27日
運動傷害、關節退化救星?什麼是「高濃度葡萄糖」?醫:打錯部位症狀恐惡化
文章摘要
1.運動傷害、關節退化救星?什麼是高濃度葡萄糖注射?
近年來因人口高齡化與運動風氣盛行,越來越多有運動傷害問題的民眾求診,更有甚者出現「退化性關節炎」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近年再生療法成為熱議話題,其中「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注射」已被廣泛做為治療關節疼痛的療法之一。
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的主要作用,在於刺激身體軟組織的修復,包括肌腱、韌帶及關節軟骨等。當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至受損區域時,會引起細胞脫水和輕微損傷,並誘發局部發炎反應。該反應是修復過程的重要步驟,可以幫助身體癒合細胞、刺激生長因子,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和組織修復。
增生療法通常需要多點注射,尤其針對受傷或退化的軟組織,包括肌腱、韌帶與骨骼的接合點等處。醫師會根據受傷部位和嚴重程度進行多點注射,以達到最佳的修復效果。一般來說,葡萄糖的施打濃度由醫師做判斷,深層用高濃度(約25%)、淺層則以中濃度(約12.5%)為主。

2.高濃度葡萄糖不是打一次就好?施打過量可能使病情惡化?
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注射通常需要多次療程,才能達到理想效果,每次間隔約2-6週施打,具體次數視恢復情況而定。在治療完成後應避免過度運動,以免加重受損部位的負擔,同時配合醫師建議進行適當的復健運動。另外,針對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疼痛,治療的頻率和次數也會有所不同:
輕度損傷或疼痛:每週一次約需3-4次注射,症狀即可明顯改善。
中度損傷或慢性疼痛:一周兩次可能需要4-6次注射,隨著療程進展,軟組織穩定性逐步恢復。
重度損傷或長期慢性疼痛:可能需要6次以上的療程,並可能搭配其他復健治療。
每位患者的的狀況不盡相同,治療次數與頻率應由醫師評估後決定,切勿自行判斷。另外,針對重度損傷或長期慢性疼痛問題,不建議搭配更高濃度的再生因子,反而應使用低濃度劑量多次注射,以免患部發炎反應過度、使病情有惡化可能。
3.高濃度葡萄糖也有打錯風險?配合「超音波導引」治療效果更提升
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注射大多或配合「導引注射法」,進一步確保治療的精準性、即時性與動態性。以關節結構相對複雜的「膝蓋」為例,若注射時未能施打在「肌腱韌帶」,而是打在「脂肪墊」上,可能會造成患部慢性發炎,反而更難康復。因此,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注射不只仰賴超音波導引提升治療效果,醫師本身的技術也在此扮演關鍵角色。
除了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,「低濃度葡萄糖組織修復療法」則透過等張含糖液體提供組織修復時需要的營養,改善受損筋膜或神經中的細胞膜。盧炳昇醫師認為,無論葡萄糖濃度高低,2種療程各有其治療優勢與適用對象,應由醫師綜合評估後,為患者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案。
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雖有促進組織修復的潛力,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。在考慮接受治療前,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,詳細告知病史、用藥情況及過敏史;治療後應遵循醫囑,避免過度活動,並配合適當的復健運動,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