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7日
坐骨神經痛需要開刀嗎?醫:8成患者免手術!2大增生療法也能幫助減痛
文章摘要
1.坐骨神經痛需要開刀嗎?8成患者其實不用動手術?
若罹患「坐骨神經痛」,需不需要開刀治療,是困擾不少老年患者的問題。實際上,並非所有患者都必須接受手術治療,多數情況下,醫師會先採取較為保守的治療方法,例如生活作息的調整、藥物治療以及復健治療。在急性發作期,患者應避免過度活動,以減少脊椎的負擔。
例如,應盡量避免或小心進行大幅度彎腰、搬運重物等會增加脊椎壓力的動作,同時維持正確的站姿、坐姿和睡姿。若稍有動作即感到疼痛,可短期使用背架提供支撐,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深層脊椎肌肉(橫棘肌群)功能退化。
在藥物治療方面,口服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有助於迅速緩解不適症狀。若患者出現神經痛的症狀,如明顯的痠麻刺痛感,則可使用三環抗憂鬱劑或抗癲癇藥物。短期類固醇治療也是一種選擇。
復健治療則包括熱敷、電療、運動治療和姿態教育等。軀幹伸展運動和背部按摩有助於放鬆肌肉,而腰椎牽引則可減輕椎間盤壓力並擴大椎間孔。此外,PEMF電磁脈衝治療儀,能有效刺激深層肌肉神經、喚醒骨盆深層肌群或核心肌群的功能,從而加速復原。

2.大小便失禁、肌肉萎縮應積極考慮減壓手術
臨床經驗顯示,約80%到90%的坐骨神經痛患者,在接受6到8週的非侵入性治療後,症狀便能獲得顯著改善。因此,並非所有坐骨神經痛都需要開刀治療,多數患者透過保守治療即可獲得緩解。
然而,若保守治療無效,疼痛持續未改善或甚至惡化,便應積極考慮進行減壓手術,以避免神經受到不可逆的損害。特別是當出現嚴重的神經損傷,如肌肉萎縮或大小便失禁,或影像檢查顯示明顯的椎間盤突出、脊椎狹窄等壓迫神經的情況,建議儘早尋求外科醫師的評估。
3.坐骨神經痛治療新選擇!「增生療法」不開刀也有助減痛
針對椎間盤病變或脊椎退化引起的疼痛,「增生療法」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,成為保守治療和手術之外的新選擇。增生療法的主要目的,是刺激身體的修復機制,促進軟組織再生,進而穩定腰椎並減輕疼痛。
以下列舉幾項幫助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增生療法:
高濃度葡萄糖注射。是一種常見的增生療法,在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下,將高濃度葡萄糖水直接注射到腰椎小面關節周圍的韌帶,以啟動修復機制,促進韌帶恢復強韌,進而穩定腰椎,減少腰痛。
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注射(PRP)/羊膜。將患者自身的血小板萃取出來,製成富含生長因子的血漿,注射到受損的椎間盤附近,以減少發炎並促進組織修復。

一般而言,增生療法會在保守治療無效,且患者不適合手術時考慮介入。因為增生治療直接針對受損的軟組織進行治療,促進組織修復,從而緩解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所引起的疼痛。此外,增生療法還能穩定腰椎,減少椎間盤再次突出的風險。需注意的是,增生療法並非適用於所有情況,最終應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。